1612 超立方体(1 / 2)

大戏骨 七七家d猫猫 2771 字 2个月前

十八号摄影棚是伯班克拍摄基地之中最大的一间工作室,占地面积相当于两个中型摄影棚,专门用于拍摄棚内的大型场景,足够的时间和足够的经费之下,剧组可以在这里搭建出一座城市乃至于一个世界!

这间摄影棚隶属于华纳兄弟旗下。其他电影公司在需要的时候,也会专门提出租赁申请,几乎可以说是全年无休。在这里,诞生了无数顶级商业大片,可谓是伯班克拍摄基地的当家花旦,名声在外。

就连摄影基地的工作人员都经常带着刚刚入职的新人前来十八号摄影棚参观,当做是菜鸟的训练日,然后以开玩笑的方式调侃着:只有前往十八号摄影棚工作过,才能算是真正地在好莱坞走了一遭。

“星际穿越”的洛杉矶拍摄基地就选择了十八号摄影棚。

此时此刻的摄影棚看起来就像是一个硕大的物理实验室,各式各样的模型、道具、设备和器具充斥着视线的每一个角落,眼花缭乱、错综复杂,甚至比万花筒还要更加绚烂,以至于视线都不知道应该落在何处。

摄影棚此时被泾渭分明地分成了三个部分,区域和区域之间都用挡板间隔了开来,一方面是方便拍摄场景的搭建;另一方面则是防止拍摄过程中出现工作职责的交叉,反而互相影响到了彼此的工作。

左手边,看起来应该是实验室的模样,一个个模型道具摆放在地面和桌面之上,有半成品也有完成品,还有残缺不全的失败品。可以看得出来,道具组和视效组正在这里进行试验,试图打造出最贴近导演要求的场景模型,但这着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因为“星际穿越”是一部严格遵循现实理论的作品,克里斯托弗-诺兰对于电影之中出现的黑洞、虫洞等等细节都精益求精,时时刻刻询问天体物理学家基恩-索恩的意见,从视效到模型再到道具等等方面,务必尽可能地贴近现实情况,随时做出调整和修改。

故而,现场进行拍摄的同时,实际模型和电脑特效的数据参数还是需要不断调整,确保电影能够呈现出最真实的画面质感。

右手边,停靠着一架宇宙飞船——真正意义上的宇宙飞船,一比一的模型比例完完全全按照实际情况打造,那些栩栩如生的细节完整地呈现在视野之中,而船舱之中还可以看到正在忙碌的工作人员身影,让那种真实感越发凸显出来,就仿佛置身于nasa总部。

更重要的是,宇宙飞船的三面环绕着一片浑然一体的投影幕墙,现在现场工作人员就正在调试投影亮度,船舱之内和船舱之外通过对讲机的方式沟通,不断调整亮度和光线,确保能够真正模拟出黑洞和虫洞隧道的环境质感。

其实这与“地心引力”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在剧组之中,显然他们没有办法真正进入太空完成这些拍摄;而克里斯托弗-诺兰和阿方索-卡隆都是追求真实感的导演,他们必须通过场景、灯光以及构图等方式营造出真实质感。

问题就在于,导演所无法实现的部分,电脑特效终究还是能够完成的;但拍摄过程中,如果使用绿屏拍摄,演员缺乏了真实参照物之后,视觉与肢体的空虚感必然带来一种观影效果的错位,继而影响整个场景的完整感。

克里斯托弗和阿方索就使用了同样的方法:通过搭建实际场景的方式,让演员能够轻松入戏。

客观来说,左侧和右侧的场景搭建依旧还在合理范围,凭借着想象力就可以构建出来了,在其他商业电影剧组里也屡见不鲜;但正中间的场景却让人瞠目结舌,完完全全无法想象这到底是用来干什么的。

正中央摆放着一个超级怪异的立方体。

可以这样想象一下,场地的中央悬空挂着一个正方体形状的房间,那么这个正方体就拥有六个立体面,现在除了正对着摄影棚大门口的这一面,其他五个侧面又分别错位地悬挂延伸出了一个正方体空间,看起来就像是一个变异的机器人,正方形的脑袋之上又长出了不同的方块疙瘩。

这还不是全部。

五个延伸正方体与中间正方体的衔接墙面不是普通的墙面,而是线状,一条一条粗细不匀的线状物密密麻麻、松弛有度地拼凑在一起,就好像是胶合板的侧面板,可以清晰地看到一块一块木板粘合在一起的叠装切面,看起来就好像……图书馆塞满书籍的书架横切面一般。

线状墙面还可以明显地看到颜色变化,浅灰色、深灰色、米白色、纯白色等等冷色调的木板一层一层地重叠起来,通过颜色的对比与衔接,进一步制造出了视觉的空间感,明明只是平面却拥有三维立体效果,视野的深度和厚度都得到了提升,整个空间就变得无穷无尽起来。

六个正方体就这样怪异的组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硕大的立方体,从地面到天花板,将整个摄影棚都塞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