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大卫-柯南伯格将评审团大奖、最佳男演员、最佳女演员全部都颁发给了布鲁诺-杜蒙(bruno-duont)的“人,性/本/色”。
2001年,丽芙-乌曼(liv-ulnn)将评审团大奖、最佳男演员、最佳女演员都颁发给了迈克尔-哈内克(ichael-hanneke)的“钢琴教师”。
2003年,帕特里斯-夏侯(patrice-chereau)不管不顾地将金棕榈和最佳导演两座重量级奖杯全部都颁发给了格斯-范-桑特的“大象”,这更是引发了众怒和争议。
如果说在此之前只是暗地规则而已,那么2003年之后,戛纳电影节就明文规定:
只有一个奖项能够出现并列的双蛋黄,同时这个奖项不能是金棕榈;一部电影只能拿一个奖项,除非这个奖项是最佳剧本或者代表第三名的评审团奖,那么经过电影节主席批准同意之后,就还可以再附带一个演员奖项。
正是因为这样的规定,这也就限制了主竞赛单元的七个奖项之中,至少有六部电影可以获奖,最多只能有八部电影得奖。
换而言之,一切都是有定数的!
那么,闭幕仪式当天的传闻和谣言又到底是从哪里来的呢?
其实这和柏林电影节有着相似之处。
电影节的最后一天,所有评审团成员将聚集在戛纳附近一座叫做多梅格尔(due)的海景庄园之中,与世隔绝地被关闭起来,所有评委的手机和电脑都会被没收,在讨论出奖项归属之前,禁止与外界联系。
一般来说,评委们从早上九点开始讨论,中午之前必须得出结果,这样才有足够的时间能够把得奖者重新召唤回来。
如果说,金棕榈得主最终无法到场领奖,这对于电影节主办方来说,着实不是一个积极的信号,他们还是希望得奖嘉宾能够在现场接受奖杯,只有少数意外情况——比如说,演员根本无法从大西洋彼岸的北美大陆赶回来,那么只能无奈地邀请其他剧组成员代领奖杯。
2004年,柳乐优弥凭借着“无人知晓”,勇夺戛纳影帝,成为了影史最年轻的该奖项得主,但遗憾的是,当时年仅十二岁的柳乐优弥早早地回到了日本,最终是导演是枝裕和上台代领的,尽管是枝裕和依旧是戛纳嫡系,但归根结底还是略显扼腕,没有能够听到柳乐优弥的得奖感言。
威尼斯电影节在这一方面最具有话语权。
近几年,伴随着多伦多电影节的崛起,大多数北美剧组都选择在多伦多展开宣传,即使前来了威尼斯,他们也会随即就赶往多伦多进行第二轮宣传。
待评审团评选出了奖项的时候,许多得奖者都无法及时赶回来,以至于每一年的颁奖典礼之上,都会出现得奖人从缺的窘境,尤其是影帝和影后的部门,受灾频率格外明显。
这对于威尼斯电影节的主办方来说,其实是非常受伤的。收视率和影响力都承受着面临着巨大打击。
戛纳和柏林都不希望如此。
不过,在通知剧组的时候,主委会是不会透露具体奖项的。不仅是为了避免提早剧透,而且也是为了避免尴尬情况——提前告知对方“你们只拿了一个第三名的评审团奖”,然后对方还需要长途跋涉地回到戛纳,只为了一个安慰奖,这就显得不情不愿了,许多大牌剧组可能也就甩手不来了。
相关流言蜚语就是来自于“通知”的这个过程,这也是不可避免的。
当演员或者导演或者编剧接到通知之后,得知自己可以在戛纳电影节之上得奖,不管是什么奖项,在开心的情绪之下,可能告诉自己的经纪人,可能告诉自己的制片人,可能告诉自己的公关团队,乃至于告诉自己的亲朋好友以及剧组的其他工作人员……
接到电话的一方也可能给更多人致电,又或者是迅速开始安排回程以及庆祝活动,那么机场工作人员、预定机票的旅行社工作人员、派对策划工作人员、酒店前台工作人员等等都或多或少地能够得知消息,甚至可能在亢奋之中,不经意地说漏嘴,透露风声。
于是,停留在戛纳的媒体记者们就动用自己神通广大的人脉网络开始打听消息,只言片语之中就能够捕捉出一个大概的轮廓了。
所以,媒体中心的消息灵通程度远远地超过了红地毯现场,这里才是记者们的大本营。对于大部分记者们来说,闭幕仪式当天,待在媒体中心要有趣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