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娘过来,郑小琴问及这些,娘都是一副无所谓的样子,叫郑小琴不要操心她,她是婆婆,拿几只鸡蛋给养月子的闺女吃这种小事还是能做得了主的。
但郑小琴深知娘夹在中间的左右为难。
所以上一回骆家和杨家送来那么多东西的时候,郑小琴坚持着数了二十只鸡蛋,还有两斤红糖让娘带回去给娘家侄子侄女们吃,也好堵住嫂嫂们的嘴。
“正因为岳母是扛着嫂嫂们的压力给咱贴补,所以咱手头阔绰了一点,自然更要还礼回去,不仅是为了岳母在家里好做,也更为了咱的面子。”
郑小琴细细琢磨着姜先俊这番话,觉得有道理。
“好,那都听你的。”
小两口妥善收好了钱,又对未来规划了一番。
无非就是年内姜先俊接着出去给人帮工,能赚几个算几个,田地里的有菜麦子也得用心打理,如此明年初夏才有收获,别人家有的他家也不缺。
十两银子拿几两出来过日子,余下的全部存起来留着应急。
这一夜,小两口相拥而眠,睡了一个成亲以来最踏实的觉。
隔天姜先俊天麻麻亮郑小琴就起床烧早饭,吃过了早饭,两口子一块儿出了门。
郑小琴母女去骆家,姜先俊去镇上添置东西。
日上三竿的时候姜先俊回来了,买了很多东西。
有给老姜头的烟丝儿,一刀五花肉,给姜大的烧酒,姜大家孙子们的零嘴吃食啥的。
除此外还扯了几块布料,几包点心,一条大胖头鱼,赶在烧晌午饭之前又马不停蹄的送去了郑家村。
一来二去的忙活完,等到姜先俊回到家时已经是晌午了。
郑小琴在灶房里烧晌午饭,看到姜先俊进门,他的脸上挂着汗珠,但神采飞扬,看来这一趟在她娘家挣到了面子。
郑小琴也很高兴,舀了一瓢米汤送到他面前,“先喝点这个,养人。”
姜先俊喝了几口米汤,舒服的打了个水嗝,跟郑小琴那说起了去丈母娘家送东西的经过。
“我到院子门口的时候,听到院子里娘好像在骂两个嫂嫂,听那话音,许是两个嫂嫂又为了吃食啥的说了什么,娘在教训她们,说她们要翻天我估摸着八成又是为了咱家的事儿闹不快。”
“看到我进来,娘立马就过来招呼了,起初两个嫂嫂在屋里,应该没看到我手里的东西,只听到我来了,所以当我被娘招呼进堂屋的时候,大嫂那屋里又传来打骂孩子的声音”
郑小琴扯了扯嘴角,“傻子都听得出来,那种时候打骂孩子,是故意的,打骂给你和我娘听的呢,我大嫂啊,从不敢当着面的说,就喜欢背后嘀咕,指桑骂槐一把好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