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熙突然咳嗽了几声,打断了顾允的话,道“徐郎君今日来,是要告知詹氏的最新动向,别事容日后再聊不迟”
顾允看了眼鲍熙,也知一时口快,说了不该说的话,对徐佑歉然道“微之,非我故意隐瞒,实在是此中内情牵连广泛,你知道少些,也少点烦恼”
徐佑当然知道顾允刚才话中提到的是什么,他早从李易凤那里得知详细内情,不过这时候却不能露出分毫,笑道“我像是自寻烦恼的人吗”
顾允佯装作态,眯着眼瞧他,摇头道“不像,你像是乐天知命的”
“乐天知命,故不忧”徐佑大声笑道“知我者,飞卿也”
顾允眼睛一亮,道“微之也治易经”
乐天知命,故不忧。此句出自易传系辞。徐佑谦逊道“略通一二,不敢言治”
他越是如此说,顾允越是心痒痒,身子下意识的往前挪移了几分,道“今人皆以易为占卜之书,微之以为如何”
魏晋南北朝时,周易的研究分为了象数与义理两派,简单点说就是一个注重卦象的具体形式,一个注重探寻内中的哲学思想,尤其玄学兴盛之后,易更大程度上变成了精神空虚的上流社会来寻仙问道的根本典籍。
徐佑察言观色,笑道“此言大谬易讲述的乃圣人之道,岂是装神弄鬼之辈所能明了”
顾允又趋前几分,道“此言何解”
“易讲了四种圣人之道,一是察言,二是观变,三是制器,四才是占卜,重占卜而轻其他,正如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岂不是大谬”
这是十翼里的论调,顾允既然对易经感兴趣,自是读过的,所以并不见异,道“然察言、观变、制器三道,又怎能同占卜相提并论察言不过权术,观变亦是中庸,制器乃教人取法自然,唯有占卜可通鬼神,趋吉避凶。四者皆圣人道,而占卜为,所以今人以易为占卜之书,何为大谬”
易经博大精深,从古至今对其注释者甚多,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也就造就了无数的学派和追随者。有学派就有争论,故而在清谈兴盛的这个时代,名流贵族们常常从易中现论点,再从中寻找论据,最后进行论证。若是放到后世,这些人参加高考写议论文,必定个个满分无疑。
“易,变易也,随时变易以从道也。将以顺性命之理,通幽明之故,尽事物之情,而示开物成务之道也。圣人之忧患后世,可谓之矣。所以说易是忧患之书,有理而后有象,有象而后有数,先知义理,而后知象数,才是真正的趋吉避凶。不通义理,只论象数,是堪舆家蛊惑人心之言”
徐佑今天有事前来,实在不想跟顾允瞎扯淡,但时人以清谈为雅事,若是直接拒绝,显得庸俗不堪,所以直接就把程颐的伊川易传里的理论抄来震一震顾允。
不过程学完全摈弃了象数占卜的老庄精义,取而代之以世俗伦理人情,最终目的是用来规范社会道德行为。程颐的做法说实在的有点矫枉过正,虽为理学大儒,但并非徐佑所爱。
顾允身子一震,低望着地上的某处微小尘埃,道“易是忧患之书”猛然抬头,目光如痴,道“微之,今夜你我连榻夜话,无论如何都不能放你走了”
徐佑哭笑不得,却也只能先答应下来。又说了今日詹氏分家之事,顾允笑道“无妨,若是刺史府行文,我先拖着就是。这等事其实都有理在,该怎么判,存乎一心而已。微之,你给我句实话,是不是真的要帮詹文君如果你开口,我就是硬判了詹珽自行赔付鹿脯也不是什么难事,天师道和刺史府那边,自有我顶着便是了”
眼看鲍熙以手掩口,又要咳嗽连连,徐佑婉拒道“飞卿牧守钱塘,正身、勤民、抚孤、敦本、修人,是一县父母,非我一人之友,若因一己之私坏了你的声誉,佑百死莫赎。只要能够在律法允许的范围内,暂时拖延一二,已是感激不尽”
顾允微微一笑,不以为意,转头对鲍熙道“你看,此乃诤友,我之徐原也”
三国时吴国大司马吕岱有一个好朋友叫徐原,每逢他有过错,徐原就据理以争,还在众人中议论,丝毫不留情面。吕岱非但不以为意,还闻过则喜,在徐原逝世后更是痛哭不已,时人传为美谈。
徐佑脑海中飞快的过滤了一番,确定这个徐原不是徐氏一族的先辈,不然顾允这个类比可要闹出笑话来了。
这时大堂隐约传来哭声,鲍熙疑惑道“明府,前堂审的如何了”
顾允这才甩开袍袖,大呼道“既见君子,云胡不喜却忘了这档事了先生,此案大为棘手,我特来寻你商议”已改网址,已改网址,已改网址,大家重新收藏新网址,新网址 新电脑版网址大家收藏后就在新网址打开,老网址最近已经老打不开,以后老网址会打不开的,报错章,求书找书,请加qq群647547956群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