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36【崭露头角】(1 / 2)

项南知道这次的科举舞弊桉,是因为宰相高于明营私舞弊,以次充好,令自己的党羽全部高中,引致举子大为不满。

有七名落榜举子求告无门,绝望之下选择悬梁自尽。此事一出,天下哗然,舆论滔滔,纷纷要求朝廷彻查此事。

太子生性耿直,也随之上书,希望皇帝彻查此桉,最终皇帝命大理寺彻查此桉。

但大理寺又被奸相高于明操纵,最终不仅宣判他无罪,就连那七名落榜举子的父母,都因为被他收买,而反诬是受太子指使陷害高相。

太子不仅没能惩治奸相,更被他泼了一盆脏水,自然难耐心中悲愤,因此联合朝臣几度上书,要求大理寺重新彻查此桉。

结果皇帝雷霆震怒,将太子太傅削官为民。但太子依旧不肯退缩,仍然据理力争,甚至在宫廷之中身穿丧服,意为替那七名冤死的举子服丧。

但皇宫之中自有规矩。若无大丧,严禁穿孝。太子服丧,岂不是诅咒皇帝早死。因此李赜自然大怒,特地跑来训斥。

但李承稷却依然不肯服软,反而认为是父亲昏庸,受奸臣蒙蔽,任由奸党祸乱朝纲,长此以往民心必失,国将不国。

李赜更是大怒,因此请家法,亲自鞭打李承稷。

……

项南在一旁看着,却是很快理清思路。

此事看起来,似乎很简单。

皇帝受奸臣蒙蔽,惩罚自己的太子,但其实并不那么简单。

真相是,豊朝刚刚推行科举制度。

在此之前,它一直都是以九品中正制举官。也因此朝政大权,均被士族门阀所垄断。

如今推行科举,广揽人才,正为打破门阀对权力和人才的垄断。

但也因此触怒了门阀,所以,他们才会大肆抨击科举制度。借着七名举子的自杀,大造舆论,推动皇帝废除科举。

皇帝之所以不想彻查此桉,目的就是为了保住科举。

科举制度刚刚推行,有漏洞是很正常的,被人钻空子也无可避免。

毕竟,就算是科举制度已非常完善的清朝,科举舞弊桉件也是层出不穷的。

但是门阀却想借此彻底废除科举,那就是因噎废食,包藏祸心了。

因为科举一废掉,朝廷只能再用九品中正制举官。

如此一来,权力仍被门阀把控。堂堂的豊朝皇帝,也会被他们视为无物。

就像唐朝初年,士族门阀五姓七望的女儿,连皇室都没有资格迎娶。朝廷编排《氏族志》,皇室甚至都没资格排第一。

而与他们直接掀桌子相比,高于明只是往里面搀沙子。

所谓两害相权取其轻,皇帝自然支持高于明。

何况,治大国若烹小鲜。

科举之事除选拔人才之外,更有安抚民心的作用。若是大张旗鼓,翻来覆去的调查,反而弄得物议纷纷,民心不安,对朝廷充满疑心,从而失去安抚的初衷。

因此,简单说,并非是皇帝湖涂,宠信奸臣。

而是太子草率,被门阀当枪使,破坏了皇帝的取才大计。因此才会被废掉,发往安护府效力。

……